文昌孝经·守身章

查阅典籍:《文昌孝经》——「文昌孝经·守身章」原文

  守身,即保守其身,包括护持身体和涵养心性。人们应当节制欲望,保持身体平和,行仁处义,以不负父母的生育之恩。


  真君曰:所谓孝子,欲体亲心,当先立身。立身之基,贵审其守。无身之始,身于何始?有身之后,身于何育?有挟俱来,不可或昧。当思在我,设处亲身,爱子之身,胜于己身,苦苦乳哺,望其萌芽,冀其成材,寸节肢体,日渐栽培,何一非亲。身自劳苦,得有此身,亲爱我身,如是之切,保此亲身,岂不重大,守此亲身,尤当倍笃。尊规合矩,如前所为,矜骄不形,淫佚不生,嗜欲必节。父母之前,声不高厉,气不麤暴,神色温静,举止持祥,习久自然,身有光明,九灵三精,保其吉庆,三尸诸厌,亦化为善,凡有希求,悉称其愿,兢兢终身,保此亲体,无亏而归,是谓守身。苟失其守,块然躯壳,有负父母,生而犹死,抑知人生。体相完备,即有其神,每日在身,各有处所,一身运动,皆神所周。神在脏腑,欲不可纵;神在四肢,刑不可受,纵欲犯刑,非伤即死。凡有身者,所当守护,守真为上,守心次之,守形为下。愚夫匹妇,无所作为,亦足保身,何尔聪明,奸为妄作,昧性忘身,沉溺欲海,全不省悟。大罗天神,观见斯若,发大慈悲,降生圣人,以时救度。惟兹圣人,躬先率孝,加检必谨,加恤必至,不忍斯人,堕厥亲身,一切栽持,遂其所守,种种孝顺,当身体物,体在一身,化在众生,畀兹凡有,同归于道,身居不动,肆应常普,如是守身,是为大孝。

  即说偈曰:亲视子身重,常轻己身轻,人何仅负己,损身背吾亲,莫将至性躯,看作血肉形,今生受用者,夙世具灵根。

  又说偈曰:一切本来相,受之自父母,谓身即亲身,人犹不之悟,谓亲即身是,重大不可误,完厥惺惺体,尽我所当务,无量大道身,圆满随处是。

  又说偈曰:同此亲禀受,一般形体具,善哉孝子身,超出浮尘世,以兹不磨守,保炼中和气,真培金液形,元养玉符体,广大不可限,生初岂有异。

  孝子金身咒:惟恐此光明孝子身,果是金刚不坏身,化成即在当身内,现出千千万亿身。

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转载请注明:http://www.wgygedu.com/wenzhang/5382.html

« 上一篇
下一篇 »

相关推荐

  • 《五柳先生传》写作背景

    本文是作者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沈约《宋书·隐逸传》和萧统的《陶渊明传》都认为是“实录”。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

    2021-06-23 11:29
  • 《五柳先生传》文言现象

    一词多义1.以:(1)因以为号焉 以:把。以为,以之为。(2)以此自终 以:凭借。2.之:(1)或置酒而招之 之: 代词,他(2)葛天氏之民欤 之:助词,的3.言:(1)闲静少言

    2021-06-13 03:22
  • 《五柳先生传》译文及注释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以此为号了。(五柳先生)安闲沉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五柳先生)喜欢读书,读书只求

    2021-06-13 03:22
  • 《五柳先生传》赏析

    陶渊明历来都被称为“田园诗人”,因为他的很多杰出诗篇都是归隐田园以后所作。他赞美劳动的生活与大自然的优美娴静,幻想出现没有贫困与压榨的理想社会。语言朴素,自然优美,一反六朝时代追求

    2021-06-13 02:49
  • 《文昌孝经·守身章》译文

    真君说:所谓孝子,要想体恤双亲的心志,首先应当立身处世。立身的基始,最为重要的是要慎重自己的操守。没有人身的初始之时,我的身体是从何处而来的呢?有了人身之后,身体又是怎么得以抚育的

    2021-06-10 14:35
  • 《五柳先生传》主旨归纳

    通过对五柳先生这一假想人物的描述来用以自况的文章,抒发了陶渊明的志趣。文中描述了一个爱好读书、不慕荣利、安贫乐道、忘怀得失、率真自然的封建时代知识分子的形象。

    2021-06-07 07:19
  • 《孔子家语·始诛》评析

    这篇第一段记载了孔子诛少正卯的事。第二段讲法制与教化关系,真是深刻。孔子主张先教后诛,如果不教而诛,是暴虐行为。国家首先要进行道德教育,然后要树立正面形象加以引导,如果不从,才能加

    2021-07-18 00:16
  • 《女冠子·春山夜静》评析

    这首词虽写的是女道士,但她也是美丽(“细雾垂珠佩,轻烟曳翠裾”)、多情(“对花情脉脉,望月步徐徐”),还对生活充满了热望,对爱情也是渴求的(“刘阮今何处?绝来书!”)。这些都从侧面

  • 《战国策·东周·温人之周》评析

    温人的直率和执著看似与谋略无关,实际上是大智慧。首先他能理直气壮,只要是典章《诗经》中规定的、形成文字的,就应该坚持,我们在言说和辩论时经常缺乏的就是这种据理力争的勇气,事实上只要

    2021-07-02 08:48
  • 《战国策·秦三·蔡泽见逐于赵》评析

    当蔡泽听说范睢的手下犯了重罪,马上意识到正在鼎盛时期的范睢已开始有了隐患。深明盛极则衰道理的他,知道自己说服权臣、飞黄腾达的机会终于来临。谋略家之所以高明,在于能在凡人看到的日常事

    2021-06-29 0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