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亭(水流心不竞)》赏析一

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 

江东犹苦战,回首一颦眉。

这首诗写于上元二年(761),那时杜甫居于成都草堂,生活暂时比较安定,有时也到郊外走走。表面看上去,「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和那些山林隐士的感情没有很大的不同;然而一读三、四两句,区别却是明显的。   从表面看,「水流心不竞」,是说江水如此滔滔,好象为了什么事情,争着向前奔跑;而我此时却心情平静,无意与流水相争。「云在意俱迟」,是说白云在天上移动,那种舒缓悠闲,与我此时的闲适心情全没两样。仇兆鳌说它「有淡然物外、优游观化意」(《杜诗详注》)是从这方面理解的,可惜只是一种表面的看法。   不妨拿王维的「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归嵩山作》)来对比一下。王维是自己本来心中宁静,从静中看出了流水、暮禽都有如向自己表示欢迎、依恋之意;而杜甫这一联则从静中得出相反的感想。「水流心不竞」,本来心里是「竞」的,看了流水之后,才忽然觉得平日如此栖栖遑遑,毕竟无谓,心中陡然冒出「何须去竞」的一种念头来。「云在意俱迟」也一样,本来满腔抱负,要有所作为,而客观情势却处处和自己为难。在平时,本是极不愿意「迟迟」的,如今看见白云悠悠,于是也突然觉得一向的做法未免是自讨苦吃,应该同白云「俱迟」才对了。   王诗「流水如有意」,「有意」显出诗人的「无意」;杜诗「水流心不竞」,「不竞」泄露了诗人平日的「竞」。真是「正言若反」,在作者却是不自觉的。   下面第三联,更是进一步揭出诗人杜甫的本色。「寂寂春将晚」,带出心头的寂寞;「欣欣物自私」,透露了众荣独瘁的悲凉。这是一种融景入情的手法。晚春本来并不寂寞,诗人此时处境闲寂,移情入景,自然觉得景色也是寂寞无聊的了;眼前百草千花争奇斗艳,欣欣向荣,然而都与己无关,引不起自己心情的欣悦,所以就嗔怪春物的「自私」了。当然,这当中也不尽是个人遭逢上的感慨,但正好说明诗人此时心境并非是那样悠闲自在的。读到这里,回顾上联的「水流」「云在」,写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岂不是更加明白了吗!   杜甫写此诗时,安史之乱未平。李光弼于是年春间大败于邙山,河阳、怀州皆陷。作者虽然避乱在四川,暂时得以「坦腹江亭」,到底还是忘不了国家安危的,因此诗的最后,就不能不归结到「江东犹苦战,回首一颦眉」,又陷入满腹忧国忧民的愁绪中去了。杜甫这首诗表面上悠闲恬适,骨子里仍是一片焦灼苦闷。这正是杜甫不同于一般山水诗人的地方。

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转载请注明:http://www.wgygedu.com/wenzhang/18535.html

« 上一篇
下一篇 »

相关推荐

  • 《江亭(水流心不竞)》创作背景

    诗人杜甫在悠闲的隐居生活中,还是忘不了国家的安危,陷入忧国忧民的愁绪中。此诗即是一次游临江之亭有感而作。

  • 《江亭(水流心不竞)》赏析二

    这首诗表面看上去,“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和那些山林隐士的感情没有很大的不同;然而一读三、四两句,区别却是明显的。晚春的季节,天气已经变暖,诗人杜甫离开成都草堂,来到郊外,舒服仰卧在江边的亭子,吟诵着《野望》这首诗。《野望》和《江亭》是同一时期的作品。

  • 《江亭(水流心不竞)》注释及翻译

    舒服仰卧在暖暖的江亭里,吟诵着《野望》这首诗。江水缓缓流动,和我的心一样不去与世间竞争。云在天上飘动,和我的意识一样悠闲自在。寂静孤单的春天将进入晚春,然而我却悲伤忧愁,万物兴盛,显出万物的自私。江东依旧在进行艰苦的战争,我每一次回首都因为对国家的忧愁而皱眉。

  • 《资治通鉴·周纪·周纪二》段译

    显王元年(癸丑、前368)周纪二 周显王元年(癸丑,公元前368年)[1]齐伐魏,取观津。[1]齐国攻打魏国,夺取观津。[2]赵侵齐,取长城。[2]赵国入侵齐国,占领长城。三年(乙

    2021-06-06 19:45
  •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赏析一

    酒宴上的蜡烛烧残了大半,烛芯的灰烬也冷却了。用“冷灰残烛”,说明送别的筵宴已近尾声,阖座的人触动离情。在这种惨淡的气氛中,十岁的冬郎触发了诗思,飞速地挥写成送别的诗章。这就是此篇头两句对当年情景的追述。别宴的情况交代简略,重点突出冬郎题诗,是为了主题的需要。

  • 《踏莎行·候馆梅残》赏析一

    这首词写的是早春的离情相思之情。词的上片写行人在旅途的离愁,下片写妇在家室的离愁,两地相思,一种情怀,全篇的主题即表现离愁。此词是欧阳修深婉词风的代表作。这是一首写一个旅人在征途中

  • 《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赏析一

    首句“西城杨柳弄春柔”貌似纯写景,实则有深意。因为这柳色,通常能使人联想到青春及青春易逝,又可以使人感春伤别。“弄春柔”的“柔”字,便有百种柔情,“弄”字则有故作撩拨之意。赋予无情

  • 《西江月·遣兴》赏析一

    欣赏这首词,我们似乎可以这样说:品读辛弃疾的词,可从词中品出更有韵味的戏剧来,虽然在写词中,恰如其分地引入戏剧性场景并非辛弃疾发明,但是在他手上得到了发扬光大,在他的词中,这种情况

    2021-06-23 04:15
  • 《寒食寄京师诸弟》赏析一

    韦应物诗集中收录寄诸弟诗近二十首,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手足情深的诗人。而正由于出自性情,发自胸臆,所以这首诗虽只是即景拈来,就事写出,却令人感到蕴含深厚,情意悠长。就章法而言,这首诗看

  • 《水调歌头·金山观月》赏析一

    金山在江苏镇江。宋时原本矗立在长江之中,后经泥沙冲合,遂与南岸毗连。山上之金山寺为著名古刹。作者在乾道三年(1167)三月中旬,舟过金山,登临山寺,夜观月色,江水平静,月色皎洁,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