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女词

 
作者: 唐代   施肩吾
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
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

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
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

  施肩吾有个天真可爱的小女儿,在诗中不止一次提到,如:“姊妹无多兄弟少,举家钟爱年最小。有时绕树山雀飞,贪看不待画眉了。”(《效古词》)而这首《幼女词》更是含蓄兼风趣的妙品。

  诗一开始就着力写幼女之“幼”,先就年龄说,“才六岁”,说“才”不说“已”,意谓还小着呢。再就智力说,尚“未知巧与拙”。这话除表明“幼”外,更有多重意味。表面是说她分不清什么是“巧”、什么是“拙”这类较为抽象的概念;其实,也意味着因幼稚不免常常弄“巧”成“拙”,比方说,会干出“浓朱衍丹唇,黄吻烂漫赤”(左思),“移时施朱铅,狼藉画眉阔”(杜甫)一类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此外,这里提“巧拙”实偏义于“巧”,暗关末句“拜新月”事。读者一当把二者联系起来,就意会这是在七夕,如同目睹如此动人的“乞巧”场面:“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林杰《乞巧》)诗中并没有对人物往事及活动场景作任何叙写,由于巧下一字,就令人想象无穷,收到含蓄之效。

  前两句刻划女孩的幼稚之后,末二句就集中于一件情事。时间是七夕,因前面已由“巧”字作了暗示,三句只简作一“夜”字。地点是“堂前”,这是能见“新月”的地方。小女孩干什么呢?她既未和别的孩子一样去寻找萤火,也不向大人索瓜果,却郑重其事地在堂前学着大人“拜新月”呢。读到这里,令人忍俊不禁。“开帘见新月,即便下阶拜”的少女拜月,意在乞巧,而这位“才六岁”的乳臭未干的小女孩拜月,是“不知巧”而乞之,“与‘细语人不闻’(李端《拜新月》)情事各别”(沈德潜语)啊。尽管作者叙述的语气客观,但“学人”二字传达的语义却是揶揄的。小女孩拜月,形式是成年的,内容却是幼稚的,这形成一个冲突,幽默滑稽之感即由此产生。小女孩越是弄“巧”学人,便越发不能藏“拙”。这个“小大人”的形象既逗人而有趣,又纯真而可爱。

  这类以歌颂童真为主题的作品,可以追溯到晋左思《娇女诗》,那首五古用铺张的笔墨描写了两个小女孩种种天真情事,颇能穷形尽态。而五绝容不得铺叙。如果把左诗比作画中工笔,则此诗就是画中写意,它删繁就简,削多成一,集中笔墨,只就一件情事写来,以概见幼女的全部天真,甚而勾画出了一幅笔致幽默、妙趣横生的风俗小品画,显示出作者白描手段的高超。

参考资料:

1、《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938-939页

(yòu)
()
(cái)
(liù)
(suì)
(wèi)
(zhī)
(qiǎo)
()
(zhuō)
(xiàng)
()
(zài)
(táng)
(qián)
(xué)
(rén)
(bài)
(xīn)
(yuè)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幼女词翻译

暂无翻译!

《幼女词》赏析

暂无赏析!

《幼女词》作者

施肩吾

施肩吾(780-861),唐宪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进士,唐睦州分水县桐岘乡(贤德乡)人,字希圣,号东斋,入道后称栖真子。施肩吾是杭州地区第一位状元(杭州孔子文化纪念馆语),他集诗人、道学家、台湾第一个民间开拓者于一身的历史人物。

幼女词原文,幼女词翻译,幼女词赏析,幼女词阅读答案,出自施肩吾的作品

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转载请注明:http://www.wgygedu.com/shi/29907.html

« 上一篇
下一篇 »

相关诗词推荐

  • 同诸隐者夜登四明山

    半夜寻幽上四明,手攀松桂触云行。
    相呼已到无人境,何处玉箫吹一声。

  • 嘲崔嘏

    二十九人及第,五十七眼看花。

  • 杂曲歌辞。春游乐

    一年三百六十日,赏心那似春中物。
    草迷曲坞花满园,东家少年西家出。

  • 诮山中叟

    老人今年八十几,口中零落残牙齿。
    天阴伛偻带嗽行,犹向岩前种松子。

  • 杂曲歌辞。起夜来

    香销连理带,尘覆合欢杯。懒卧相思枕,愁吟起夜来。

  • 杂曲歌辞。定情乐

    敢嗟君不怜,自是命不谐。著破三条裾,却还双股钗。

  • 杂曲歌辞。古曲五首

    可怜江北女,惯唱江南曲。摇荡木兰舟,双凫不成浴。
    郎为匕上香,妾为笼上灰。归时虽暖热,去罢生尘埃。
    夜裁鸳鸯绮,朝织蒲桃绫。欲试一寸心,待缝三尺冰。
    怜时鱼得水,怨罢商与参。不如山支子,却解结同心。
    红颜感暮花,白日同流水。思君如孤灯,一夜一心死。

  • 送人南游

    见说南行偏不易,中途莫忘寄书频。凌空瘴气堕飞鸟,
    解语山魈恼病人。闽县绿娥能引客,泉州乌药好防身。
    异花奇竹分明看,待汝归来画取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