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海经·大荒西经

查阅典籍:《山海经》——「山海经·海经大荒西经」原文

  “大荒西经”记述的是红山文化区域物事  《山海经》之“大荒”,如果能确定其地理方位,也能破译红山文化、其他史前文化的密码,也能基本破译这本承载史前信息经书的密码。经作者多年研究,认定《山海经》之“大荒”指的是红山文化遗址所围绕的位于内蒙古中部的科尔沁沙地。  首先,红山文化主要遗址赤峰红山后、翁牛特旗三星他拉、巴林右旗那斯台、巴林左旗尖山子、敖汉旗四家子、建平县五十家子、围场县下伙房、锦西县沙锅屯、喀左县东山嘴、建平与凌源交界牛河梁、阜新县胡头沟、盘锦市郊、康平县郊、开鲁县坤都岭、科左中旗新艾力等,都是围绕科尔沁沙地分布的。远古先民对沙地的概念,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就是对“大荒”的记忆。  第二,《山海经》在展开“大荒西经”记述之初,首先陈明“大荒”在“西北海之外”,这是一个重要的地理方位信息,如果“海”指渤海,那么“西北海之外”一定是指“红山文化区”,(因为只有“红山文化区”在“西北海之外”)。“大荒”(科尔沁沙地)与红山先民发生了极密切的关系,因而这种实际发生过的关系以传说的形式保留在《山海经》一类的古文献中。  第三,以“海”为视点和以“大荒”为视点所视之区域为同一区域,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从渤海看和从科尔沁沙地看,西部(或西北部)是同一区域,即红山文化区。这可以从《山海经》之“大荒西经”所记物事与“海外西经”所记物事基本重复现象得到证明。“海外西经”记“夏后启”,“大荒西经”记“夏后开(启)”;“海外西经”记“三身国”“一臂国”、“奇肱国”、“无右臂”人, “大荒西经”记“三面一臂人”、 “一臂民”、“有人反臂”、“长胫国”; “海外西经”记“女祭女戚”、“女丑之尸”“女子国”,“大荒西经”记“女祭女 ”女丑尸”、“女娲之肠”、 “女子国”; “海外西经”记“丈夫国”,“大荒西经”记“丈夫国”; “海外西经”记“轩辕国”、“轩辕之丘”,“大荒西经”记“轩辕国”、“轩辕台”; “海外西经”记“巫咸国”有“群巫”,“大荒西经”记“灵山”有“群巫”,而且能列出名称;“海外西经”记“诸夭之野”有“凤鸟”、“百兽”,“甘露,民饮之”,“大荒西经”记“沃民沃野”,有“凤鸟”、“百兽”等,“甘露,是饮”; “海外西经”记“白民国”,“大荒西经”记“白民国”;等等,内容基本一样。发生这样的情况,只能解释为“海外西经”与“大荒西经”记述的是同一文化区域的物事,只是有的稍多,有的稍少,名称、术语有点区别。  依上所述,推原“大荒西经”篇记述的就是西拉木伦河、大凌河、老哈河红山文化区域在古代先民中发生的物事。


  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负子,有两黄兽守之。有水曰寒署之水。水西有湿山,水东有幕山。有禹攻共工国山。
  有国名曰淑士,颛顼之子。
  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
  有人名曰石夷,来风曰韦,处西北隅以司日月之长短。
  有五采之鸟,有冠,名曰狂鸟。
  有大泽之长山。有白氏之国。
  西北海之外,赤水东,有长胫之国。
  有西周之国,姬姓,食谷。有人方耕,名曰叔均。帝俊生后稷,稷降以谷。稷之曰台玺,生叔均。叔均是代其父及稷播百谷,始作耕。有赤国妻氏。有双山。
  西海之外,大荒之中,有方山者,上有青树,名曰柜格之松,日月所出入也。
  西北海之外,赤水之西,有先民之国,食谷,使四鸟。
  有北狄之国。黄帝之孙曰始均,始均生北狄。
  有芒山。有桂山。有榣山,其上有人,号曰太子长琴。颛顼生老童,老童生祝融,祝融生太子长琴,是处榣山,始作乐风。
  有五采鸟三名:一曰皇鸟,一曰鸾鸟,一曰凤鸟。
  有虫状如菟,胸以后者裸不见,青如猨状。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丰沮玉门,日月所入。
  有灵山,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
  西有王母之山,壑山、海山。有沃之国,沃民是处。沃之野,凤鸟之卵是食,甘露是饮。凡其所欲其味尽存。爰有甘华、璇瑰、甘柤、瑶碧、白木、白柳、视肉、琅玕、白丹、青丹、多银铁。鸾凤自歌,凤鸟自舞,爰有百兽,相群是处,是谓沃之野。
  有三青鸟,赤首黑目,一名曰大鵹,一曰少鵹,一名曰青鸟。
  有轩辕之台,射者不敢西向射,畏轩辕之台。
  大荒之中,有龙山,日月所入。有三泽水,名曰三淖,昆吾之所食也。
  有人衣青,以袂蔽面,名曰女丑之尸。
  有女子之国。
  有桃山。有虻山。有桂山。有于土山。
  有丈夫之国。
  有弇州之国,五采之鸟仰天,名曰鸣鸟。爰有百乐歌舞之凤。
  有轩辕之国。江山之南栖为吉。不寿者乃八百岁。
  西海郩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赤蛇,名曰弇兹。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日月山,天枢也。吴姖天门,日月所入。有神,人面无臂,两足反属于头山,名曰嘘。颛顼生老童,老童生重及黎,帝令重献上天,令黎邛下地。下地是生噎,处于西极,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
  有人反臂,名曰天虞。
  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
  行玄丹之山。有五色之鸟,人面有发。爰有青鴍、黄鷔、青鸟、黄鸟,其所集者其国亡。
  有池,名孟翼之攻颛顼之池。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鏖鏊钜,日月所入者。
  有兽,左右有首,名曰屏蓬。
  有巫山者。有壑山者。有金门之山,有人名曰黄姖之尸。有比翼之鸟。有白鸟,青翼,黄尾,玄喙。有赤犬,名曰天犬,其所下者有兵。
  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处之。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此山万物尽有。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常阳之山,日月所入。
  有寒荒之国。有二人女祭、女囗。
  有寿麻之国。南岳娶州山女,名曰女虔。女虔生季格,季格生寿麻。寿麻正立无景,疾呼无响。爰有大暑,不可以往。
  有人无首,操戈盾立,名曰夏耕之尸。故成汤伐夏桀于章山,克之,斩耕厥前。耕既立,无首,走厥咎,乃降于巫山。
  有人名曰吴回,奇左,是无右臂。
  有盖山之国。有树,赤皮枝干,青叶,名曰朱木。
  有一臂民。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荒之山,日月所入。有人焉三面,是颛顼之子,三面一臂,三面之人不死。是谓大荒之野。
  西南海之外,赤水之南,流沙之西,有人珥两青蛇,乘两龙,名曰夏后开。开上三嫔于天,得《九辩》与《九歌》以下。此天穆之野,高二千仞,开焉得始歌《九招》。
  有互人之国。炎帝之孙名曰灵恝生百互人,是能上下于天。
  有鱼偏枯,名曰鱼妇。颛顼死即复苏。风道北来,天及大水泉,蛇乃化为鱼,是为鱼妇。颛顼死即复苏。
  有青鸟,身黄,赤足,六首,名曰鸀鸟。
  有大巫山。有金之山。西南,大荒之中隅,有偏句、常羊之山。

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转载请注明:http://www.wgygedu.com/wenzhang/641.html

« 上一篇
下一篇 »

相关推荐

  • 《山海经·海经·大荒西经》译文

    在西北海以外,大荒的一个角落,有座山断裂而合不拢,名叫不周山,有两头黄色的野兽守护着它。有一条水流名叫寒暑水。寒暑水的西面有座湿山,寒暑水的东面有座幕山。还有一座禹攻共工国山。  

    2021-06-13 09:44
  • 《途经秦始皇墓(龙盘虎踞树层层)》简析

    秦始皇墓位于陕西临潼县东约五公里的下河村附近,南依骊山,北临渭水。它建成于公元前210年,坟丘为土筑,经二千年的风雨剥蚀,现存高四十三米,周长二千米。陵墓落成之初,坟上“树草木以象山”。

  • 《南歌子·手里金鹦鹉》简析

    待嫁的女子,带着心爱的金鹦鹉,穿起了绣着凤凰的彩衣,暗中左顾右盼,偷偷打量,心想就这样嫁给他,作一生的鸳鸯吧。这首小令,明丽自然而富于情韵,具有浓郁的民歌风味。一说“手里金鹦鹉,胸

  • 《齐国佐不辱命》简析

    晋齐鞌之战齐军败绩,齐国佐奉命出使求和,但面对郤克得苛刻条件,他从容不迫逐条驳斥,并且用齐顷公的口气——虽然国君已经交代有最后的底线,但并未如此明晰地表态齐国尚愿一搏——若无和解的

    2021-07-03 07:21
  • 《满宫花·月沉沉》简析

    此词创设了这样的意境:沉沉月夜,悄无声息。落花遍地而“帝子”不归。使人愁锁碧窗,离恨满怀。又听得杜鹃声声,隔窗传来,更增人愁思。这首词,抒写了寂寞冷清的宫廷生活。诗人写景抒怀,寄寓

  • 《点绛唇·高柳蝉嘶》简析

    这首词通过初秋景物的描写,委婉含蓄地表露了怀人之情。上片写景。高柳蝉嘶,湖山横翠。秋风菱歌,晚云如髻。一派清秋景色。下片抒情。帘卷西楼,雨后生凉,独自倚栏,益增怀人秋思。全词构思清

  • 《苑中遇雪应制》简析

    不知道庭院里今朝落下了雪花(庭霰:指落在庭院里的雪花),还以为昨夜庭院枝上开了花,比喻生动、贴切

    2021-06-26 12:26
  • 《落梅(醉折残梅一两枝)》简析

    大雪纷飞,狂风怒号,苍茫大地上只有梅花敢于直面惨淡人生,傲雪独放。风雪的摧残,只能使它更加坚强,“花中气节最高坚”是诗人发自内心的赞叹。更可贵的是,它无意苦争春,待到山花烂漫时,决

  • 《折桂令·中秋》简析

    这首散曲抒发的是中秋夜一醉方休的情致,因此作者着力描写的是月光的澄彻,通过对澄彻月光的反复渲染创造出一种异常宁静的境界氛围。 “一轮……山河”起首一句,排空而入,造语奇崛。中秋之夜

    2021-06-26 00:34
  • 《无题·油壁香车不再逢》简析

    爱情是永恒的主题,然而,长期受儒家思想束缚的古代诗人们往往不敢涉足,李商隐以无题的形式,柳永以词的形式写了一些,却遭到不少的非议。晏殊的这首诗受李商隐的影响是很明显的,但不乏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