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作者: 清代   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一轮缓缓移动的秋月洒下万里金波,就像那刚磨亮的铜镜又飞上了天廓。我举起酒杯问那月中的嫦娥:怎么办呢?白发日增,好像故意欺负我。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我要乘风飞上万里长空,俯视祖国的大好山河。还要砍去月中摇曳的桂树枝柯,人们说,这将使月亮洒下人间的光辉更多。

参考资料:1、杨 忠 辛弃疾词选译 成都 :巴蜀书社 ,1991 :17-19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héng)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金波:形容月光浮动,因亦指月光。飞镜:飞天之明镜,指月亮。姮娥:即嫦娥,传说中的月中仙女。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zhuó)去桂婆娑(suō),人道是、清光更多。
斫:砍。桂:桂树。婆娑:树影摇曳的样子。

参考资料:1、杨 忠 辛弃疾词选译 成都 :巴蜀书社 ,1991 :17-19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众所周知,辛弃疾是宋代豪放派词作家的杰出代表。他的这首《太常引》,运用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通过古代的神话传说,强烈地表达了自己反对妥协投降、立志收复中原失土的政治理想。从这首词的内容看,此词可能是公元1174年(宋孝宗淳熙元年),作者在建康(今江苏南京)任江东安扶司参议官任上所作。这时作者南归已整整十二年了。为了收复中原,作者曾多次上书,力主抗金,收复中原。但他的建议根本不被人理睬,在阴暗的政治环境中,词人只能以诗词来抒发自己的心愿。

  这首词的上片,词人巧妙地运用神话传说构成一种超现实的艺术境界,以寄托自己的理想与情怀。“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作者在中秋之夜,对月抒怀,很自然地想到与月有关的神话传说:吃了不死之药飞入月宫的嫦娥,以及月中高五百丈的桂树。词人运用这两则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借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和阴暗的政治现实的矛盾。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中原为己任,但残酷的现实使他的理想不能实现。想到功业无成、白发已多,作者怎能不对着皎洁的月光,迸发出摧心裂肝的一问:“被白发欺人奈何?”这一句有力地展示了英雄怀才不遇的内心矛盾。

  词的下片,作者又运用想象的翅膀,直入月宫,并幻想砍去遮住月光的桂树。想象更加离奇,更加远离尘世,但却更直接、强烈地表现了词人的现实理想与为实现理想的坚强意志,更鲜明地揭示了词的主旨。

  作者这里所说的挡住月光的“桂婆娑”,实际是指带给人民黑暗的婆娑桂影,它不仅包括南宋朝廷内外的投降势力,也包括了金人的势力。因为由被金人统治下的北方南归的辛弃疾,不可能不深切地怀想被金人统治、压迫的家乡人民。进一步说,这首词还可以理想为一种更广泛的象征意义,即扫荡黑暗,把光明带给人间。这一巨大的意义,是词人利用神话材料,借助于想象和逻辑推断所塑造的形象来实现的。

  总之,辛弃疾的这首词,无论是从它的艺术境界,还是从它的气象和风格看,他都与运用神话传说的浪漫主义手法有着密切的联系。作者通过超现实的艺术境界,来解决现实的苦闷与实现理想的浪漫主义手法的特点,是一首富于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优秀词章。

1、邱俊鹏 等 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 :1579-1581

()
(lún)
(qiū)
(yǐng)
(zhuǎn)
(jīn)
()
(fēi)
(jìng)
(yòu)
(zhòng)
()
()
(jiǔ)
(wèn)
(héng)
(é)
(bèi)
(bái)
()
()
()
(rén)
(nài)
()
(chéng)
(fēng)
(hǎo)
()
(zhǎng)
(kōng)
(wàn)
()
(zhí)
(xià)
(kàn)
(shān)
()
(zhuó)
()
(guì)
()
(suō)
(rén)
(dào)
(shì)
()
(qīng)
(guāng)
(gèng)
(duō)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翻译

暂无翻译!

众所周知,辛弃疾是宋代豪放派词作家的杰出代表。他的这首《太常引》,运用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通过古代的神话传说,强烈地表达了自己反对妥协投降、立志收复中原失土的政治理想。从这首词的内>查看全文

咏月抒怀,早已成为古今中外诗人笔下永恒的主题。词中篇什,缠绵悱恻,伤怀念远,幽情寂寂者多;思与境谐,景与情会,“飘飘有凌云之气”(王闿运《湘绮楼词选》评张孝祥《念奴娇·过>查看全文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作者

辛弃疾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初幼安,号稼轩,济南历城(今属山东)人。受学于亳州刘瞻,与党怀英为同舍生,号辛党。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兵南侵,中原起义军烽起。弃疾聚众二千,隶耿京为掌书记,奉表南归。高宗于建康召见,授右承务郎,任满。改广德军通判。乾道四年(1168),通判建康府,上《美芹十论》、《九议》,力主抗金并提出不少恢复失地的建议。乾道八年(1172)知滁州。淳熙元年(1174),辟江东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原文,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翻译,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赏析,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阅读答案,出自辛弃疾的作品

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转载请注明:http://www.wgygedu.com/shi/5526.html

« 上一篇
下一篇 »

相关诗词推荐

  • 太常引·一轮秋影转金波

    【太常引】 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一轮秋影转金波。 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 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 长空万里, 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 人道是清光更多。

  •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 太常引·客中闻歌

    杏花开了燕飞忙,正是好春光。偏是好春光,者几日、风凄雨凉。
    杨枝飘泊,桃根娇小,独自个思量。刚待不思量,吹一片、箫声过墙。

  • 太常引·故人别我出阳关

    【太常引】 饯齐参议回山东 故人别我出阳关, 无计锁雕鞍。[1] 今古别离难, 蹙损了蛾眉远山。[2] 一尊别酒,一声杜宇, 寂寞又春残。 明月小楼间, 第一夜相思泪弹。

  • 太常引·钱齐参议归山东

    故人送我出阳关,无计锁雕鞍。今古别离难。兀谁画娥眉远山。
    一尊别酒,一声杜宇,寂寞又春残。明月小楼间,第一夜相思泪弹。

  • 太常引·四月初八日庆六十

    广寒宫殿五云边。看天上、烛金莲。香袅御炉烟。拥彩仗、千官肃然。
    世间王母,月中仙子,花甲一周天。乐指沸华年,更福寿,千年万年。

  • 太常引·赋十四弦

    仙机似欲织纤罗。仿佛度金梭。无奈玉纤何。却弹作、清商恨多。
    珠帘影里,如花半面,绝胜隔帘歌。世路苦风波。且痛饮、公无渡河。

  • 【仙吕】太常引

    姑苏台赏雪

    断塘流水洗凝脂,早起索吟诗。何处觅西施?垂杨柳萧萧鬓丝。银匙藻井,粉香梅圃,万瓦玉参差。一曲乐天词,富贵似吴王在时。